疫苗怎麼打?還沒接種疫苗的長者,是否健康檢查後再接種

疫苗怎麼打

疫苗怎麼打?還沒接種疫苗的長者,是否健康檢查後再接種

疫苗嚴重不良反應的【直接關聯】與【間接關聯】

國人大量接種疫苗之後,疫苗的不良反應、副作用或疫苗安全性,成為民眾關切的問題,尤其長者接種疫苗,更成為討論的焦點,也引發許多緩打潮。

這些不良反應,從症狀的嚴重程度,大概分成接種後不適症狀與嚴重不良反應兩類,接種後不適症狀,如發燒、肌肉痠痛等,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有,多數3日到一周內會緩解。相對來說,民眾更關切的是嚴重不良反應。

嚴重不良反應和疫苗的關聯,可以分成【直接關聯】與【間接關聯】兩種概念。【直接關聯】是指,疫苗注射的物質會引發某些疾病或症狀的發生,這些因果關係有學理上的推論邏輯以及足夠的因果統計證據,除了常聽到的血栓、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罕見的不良反應外,其餘具有顯著證據的不多。

【間接關聯】所指的則是,因為疫苗接種導致身體負荷加重,以致某些原本已經控制不佳的慢性病病況急速加重,多數長者疫苗接種後的嚴重不適比例偏高,推論來說,多半屬於這種【間接關聯】。

由於疫苗接種的免疫生成過程,等於在體內誘發一場小型的免疫戰爭,雖然不像真正染疫的狀況下,病毒會複製讓病情不斷惡化。但是疫苗要發生效果,一定會引導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的動員。這時候,身體能否負荷這樣的動員,這種負荷會不會讓原本的慢性病急速惡化,便成為關鍵。

接種前健康檢查的作用

長者接種前進行健康檢查的作用,除了分析是否有少數與和嚴重不良反應【直接關聯】的因子外,另一個更普遍目的,反而是針對慢性病等【間接關聯】風險的掌握,也就慢性病病況檢查,以了解身體能否負荷。

高齡長者多半有慢性病,疫情期間可能因為較少門診等因素,對於慢性病的監控相對較不完整,也因此容易導致健康狀態不佳而不自知,這時候如果再加上疫苗接種所引發的負荷,便容易導致嚴重的不適。

接種前健康檢查的項目

從國外相關資料來看,針對疫苗接種前的健康檢查主要包含基本生理數據檢驗,以及特定慢性病病況所做的檢驗監控,常見的項目包含

  1. 體態檢查:血壓、身高、體重、BMI等
  2. 心臟檢查:心電圖
  3. 糖尿病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素
  4. 血脂檢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5. 高血壓檢測:血尿素、膽固醇、肌酸酐、尿酸、三酸甘油脂
  6. 血液分析:全血計數、紅血球、血小板檢查
  7. 尿液分析
  8. 肝功能:鹼性磷脂酶、膽紅素、谷丙轉氨酶
  9. 腎功能:肌酸酐、尿素
  10. 甲狀腺功能:游離甲狀腺素
  11. 貧血、鐵質、炎症等

實際的檢查項目與需求,可以諮詢患者的慢性病醫師進行規劃

疫情稍緩,以細緻接種程序完成接種

在疫情稍緩的時期,不像疫情爆發期間,在接種上有時間的破切性,醫院門診與檢查風險也較低。這時候長者(一般民眾也可考慮)可以透過更細緻的程序,進行接種前的準備,可以降低不適與風險,完成接種。以預防若下一波疫情來臨,先取得足夠防護力。更細緻的接種前的準備,主要重點為:

  1. 慢性病調理與控制
  2. 接種前健康檢查

防疫新生活-即時情報

看懂疫苗怎麼打

  1. 疫苗比較:保護力與恢復力大不同
  2. 疫苗接種要先準備那些東西?
  3. 需要吃普拿疼嗎?甚麼時候吃?
  4. 那些食物該吃不該吃?那些該做不該做?
  5. 國人常見副作用最新統計?
  6. 血栓心肌炎等不良反應如何注意?
  7. 混打比較好? 高端也可以混打嗎?

疫苗熱門查詢

疫苗廠牌

AZ莫德納
高端BNT

相關症狀與族群

長輩瘀青
孕婦中藥
婦產咖啡
普拿疼眼壓過高
過敏心血管疾病
畏寒失眠
生理期喝酒
顏面神經麻痺糖尿病
腹瀉椰子水
高血壓口渴
喉嚨痛三高

專家分析

陳欣湄許書華
黃立民黃玉成
黃軒鄒瑋倫
潘建志施奕仲
李秉穎
網友接種分享國際期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