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因應疫情衝擊,以工代賑,建立25萬防疫常備軍

觀念平台

觀念平台:疫情時代,以工代賑,建立25萬防疫常備軍。

面對變幻莫測的疫情,一個國家超前部屬所需準備的資源,主要包含物資和人力兩大類。物資是指口罩、篩檢試劑、醫療器材、ICU..以及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安置空間。人力方面,大致可分為醫師、護理人員、以及協助篩檢、疫調的執行人員等。

以人力整備來說,醫師、護理人員的整體性專業相對不易短期養成,但許多較簡易、容易標準化的工作,例如:疫調、篩檢等,則可以透過短期培訓養成。

尤其疫期間,受影響的產業別從業人員動輒數十萬,如能透過工代賑的概念,將這批這些受到衝擊產業的員工,培訓為快速反應或快速打擊部隊,可增加整體社會的疫情反應速度。

以台灣為例,除了偽陽性、安置空間等技術問題須克服外,執行人力是普篩以及許多公共衛生手段(或NPI)能否執行的關鍵,以1:100的方式(約25 萬人)建立鄉里疫情聯防系統,可以徹底落實許多公共衛生手段。

防疫視同作戰,一方面指的是疫情對整體社會衝擊,可能超過一場戰爭,另一方面也是指,對抗疫情的所需動員的人力與速度,幾乎也接近一場戰爭規模。 人民的素質與社會反應動能,決定每個國家每一波疫情流行波段的高峰人數以及到持續時間,透過以工代賑建立防疫常備軍,可以在任何一場大規模流行之前,制「疫」機先,甚至達到清零目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