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生活:購物採買安全與防疫措施
台灣疫情尚未平息,到超商、市場等公共場所進行食材與民生必需品採買,仍是不可避免的行為。尤其近日北農發生多名員工、攤商確診的事件,讓民眾更加重視民生物資採買安全。
綜合相關專家建議,購物採買安全相關事項,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部分:
採買前:
- 預先擬定採購清單,在最短時間完成目標性購買
- 避免人潮高峰時段
採買時:
- 保持社交距離
- 防疫轉注力無法面面俱到,仍須將專注力集中在病毒主要透過飛沫、空氣傳播,「接觸傳染」機率僅5%
- 避免高聲交談,容易產生氣流與口罩縫隙。
- 除了口罩以外、配戴護目鏡或面罩:配戴護目鏡或面罩,除了可避免飛沫直接噴濺之外,也可多一層障礙,避免不注意時去摸臉、揉眼睛
- 不必要的商品觸摸、採取不違反社交距離的顧客服務
採買後:
- 回駕後最好有一專用桌子,用於外購物品的清潔,並區分已清潔與未清潔兩區,避免交叉污染
- 酒精會揮發,可直接噴在蔬果上
- 蔬果食用前,在水盆中清洗1~2次,並以筷子粗細細水流溢流10分鐘
- 如無水果過熟考慮,可將蔬果浸泡於熱水爐出水高溫溫水一分鐘。
另外
超商店家也可採取:勸導不觸摸商品、敬老時段..等措施,減低感染風險
更多參考
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