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甚麼叫做R0值,與Rt值有甚麼不同?
R0值或Rt值,都是指一個受感染的個案,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不同的是,R0值是指在沒有任何防疫作為介入下,而且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受感染的個案,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相對地,Rt值 則是指,在公共衛生防疫手段介入後,一個受感染的個案,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一般所謂某種病毒的R0值,是指全球病例數平均,但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不同國家、傳播環境,而有不同的數值。(詳細定義見下方資料)
事實上,不管R0值或是 Rt值,都可以寫成這個公式
R0(或 Rt) = 傳染率 * 感染者每日的接觸未被傳染者次數 * 有感染力的天數
其中,感染者每日的接觸未被傳染者次數又可分成環境物理特徵、以及每日接觸次數(群聚接觸頻率)兩項
也就是說,R0值或Rt值,主要都和以下四項因素有關
- 病毒生物特徵
- 環境物理特徵
- 每日接觸次數
- 感染期天數
其中
- 病毒生物特徵:和病毒的生物特性、外表結構有關,包含:與人體細胞結合力、感染的部位、病毒複製的速度、以及人體是否已經注射疫苗產生免疫能力..等
- 環境物理特徵:包含通風程度、社交距離、氣候溫度、濕度、病毒密度…等
- 每日接觸次數:也就是在特定環境中會接觸到的未感染人數的次數,例如,商店中櫃台結帳員,會比一般民眾每日接觸到更多人。
- 有感染力的天數:一般是指被感染後,從潛伏期到康復之間的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
- Delta變種的R0值會高於Alpha變種,主要來自於基因突變所產生的病毒外部棘蛋白觸角此一生物特徵的改變,讓Delta變種比Alpha變種更容易與人體細胞結合。
- 疫苗注射,也可以看成病毒生物特徵係數的改變。
- 另外,病毒生物特徵也會決定病毒可以用飛沫、接觸、或空氣哪一種傳染途徑傳染,麻疹的R0值高達20,便是因為麻疹可以透過空氣傳播。
- 同樣一種病毒,R0值 (或Rt值) 會因為環境不同而異,例如:封閉不透風的酒吧,傳染風險高於戶外公園,R0值也比戶外公園高,便是因為環境傳播特徵。
- 適當的防護措施,例如:戴口罩,也有助於降低傳染率,所降低的便是環境傳播特徵
- 停班、降低人流移動,則可看成是減少每日接觸次數
相關參考定義:
R0值,是指基本傳染數(英語: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又稱基本再生數,是在流行病學上,是指在沒有任何防疫作為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初發個案,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基本傳染數通常被寫成R0。 R0數字愈大,代表流行病的控制愈難。
- 若R0 < 1,傳染病將會逐漸消失。
- 若R0 > 1,傳染病會以指數方式散布,成為流行病(epidemic)。但是一般不會永遠持續,因為可能被感染的人口會慢慢減少。部分人口可能死於該傳染病,部分則可能病癒後產生免疫力。
- 若R0 = 1,傳染病會變成人口中的地方性流行病。
Rt值,則是指,在公共衛生防疫手段介入後,一個受感染的個案,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圖片來源
攝影師:Anna Shvets,連結:Pexels